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均衡营养教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均衡营养教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幼儿园教师自制体育玩教具有哪些?
一、布制体育玩具与游戏软飞盘马缰绳降落伞毽子等二、纸制体育玩具与游戏跨栏山洞小汽车小桥弹球击鼓等三、木制体育玩具与游戏小平衡板小爬板木排跷跷板等四、竹制体育玩具与游戏长竹竿竹梯小弓箭短竹竿等五、瓶罐体育玩具与游戏套圈小金鱼双人拉力器小拉车等六、轮胎体育玩具与游戏七、铁环体育玩具与游戏八、赤足体育玩具与游戏
感统教具大陀螺怎么使用?
作为专业感统老师,给您推荐三种大陀螺的操作方法(从易到难)
1、大陀螺自然放在地面,这个时候它重的一边会落到地面,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坐在大陀螺的凹陷处,并且双手抓陀螺边缘两侧,稳定住身体,家长可适当摇晃陀螺,待孩子适应后可加快速度。
注:家长一定只抓陀螺最高的位置即可。
2、大陀螺自然放在地面,孩子坐在大陀螺凹陷处,让孩子的头和被慢慢靠着陀螺,并且陀螺放置为和地面平行位置,此时孩子是躺在陀螺里,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和孩子面对面坐下,双脚呈外八置放在陀螺底下,保持陀螺平衡,刚开始也是左右转半圈让孩子适应,然后慢慢加快速度。
3、是2的延伸,也是终极版,孩子在陀螺里呈躺姿时,此时家长是站立的,双手左右转动调整孩子中心位置后可大力一转,此时陀螺会随着惯性自己转动,如果看到陀螺速度变慢,家长只需随着惯性推一下就好。
注:全程孩子双手紧抓陀螺边缘,以免速度过快把孩子甩出去;还有2.和3的过程中孩子尽量保持别动,不然陀螺会倾斜。
感统训练器材有哪些?
多谢邀请,这个太多了,得按照孩子具体的情况和训练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这些:平衡触觉板——
带有触点的触觉板组成的各种变化的步道,主要适用于触觉、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
训练要点:主要对孩子平衡、触觉方面进行锻炼,它可以摆成不 同形状的图形,让孩子在上面走,使脚底得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羊角球——适合3-6岁儿童的游戏器材,主要针对那些有坐不住,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爱惹人、粘人、怕黑等问题的孩子。
训练要点:孩子坐在羊角球上,双手紧握手把,身体屈曲,往前跳动,跳动方向可随意变化。多做训练可建立孩子自信心,以及运动企划能力。
平衡踩踏车——主要适用于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的孩子,而且对膝关节(灵活度)也锻炼。
训练要点:让儿童用手握住手柄,保持身体平衡,再用脚的力量踩踏,是踩踏车向前或向后行进,倒退。双人协力踩踏车主要是训练与他人的协作能力。
小滑车——主要适用于多动症、自闭症、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训练要点:孩子俯卧在滑板上,头颈抬高、挺胸、身体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
大滑梯——主要适用于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滑行时的前庭固有感觉配合身体操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
训练要点:注意指导孩子手腕、手指、脚,尽量伸展,若有困难时加以示范指导。
大陀螺——主要适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以及平衡感欠缺的孩子。
训练要点:孩子坐在大陀螺的中间,手抓住陀螺两侧,保持平衡,然后开始旋转。
大笼球——球面带突起的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通过大笼球的不断转动或挤压,可以强化大脑处理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刺激,促进感觉统合。
训练要点:让孩子俯卧或仰躺地毯上,教师将大笼球放在孩子身上,由轻到重做前后左右的滚动,或在中间做轻轻挤压。
独脚凳——主要适用于本体感不足、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
训练要点:孩子坐在独脚凳上,左右摇摆、做伸臂练习,保持身体平衡。
先介绍这么多,这些都是用于个训比较合适的,而且成本能够控制,适于家庭使用。更专业的感统训练还应该到专门的康复训练机构,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为孩子做感统训练。
感统失调的孩子如何训练?
婴幼儿时期是感觉统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提高儿童在学习、运动、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在玩的同时促进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
1、海洋球池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入球池,坐着、躺着、趴着、翻滚等等,让身体接受球的挤压,加强对全身触觉系统的刺激和锻炼,可以修正孩子的触觉防御,强化触觉方面的本体感。
作用:强化皮肤、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2、玩圆筒
1、让孩子俯卧在滚筒上,家长可以扶着孩子前后晃动,要求孩子努力抬头、颈部、伸展双臂。
2、让孩子把滚筒当成隧道,自己玩爬进爬出的游戏,提醒孩子注意手、脚和身体的运用。
3、让孩子进入圆筒,并从另一端爬出。当儿童在圆筒内爬行时,家长可以轻轻转动圆筒,让孩子在滚动中体会手、肘、肩、膝等关节的固有感觉。
作用:有助于孩子正确判断自己的身体,强化对前庭系统的刺激,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的孩子帮助很大。
3、玩蹦床
1、让儿童在蹦床上自由地跳跃,或双手抱球在蹦床上跳跃,或与家长做抛接球的游戏。
2、让两个孩子面对面、手拉手站在蹦床上一起跳跃,训练双方协调运动的能力;通过跳跃中眼神的对视,增强视觉的稳定性。
作用:增强脊髓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吸力的协调,调整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发展。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本体觉、前庭觉、触觉这7个感觉是孩子生活、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础。7个感觉发育不良好不成熟会影响到每个阶段的整合,也最终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感觉处理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的适应性上更好,在调整中比较不会受到环境多余的刺激,可以过滤不需要的信息,会更容易专注,在生活中保持对某些事情的兴趣,在学习的时候也能保持专注。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或者游戏为孩子做感统训练,但是当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影响生活和学习时,需要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康复机构进行评估和训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均衡营养教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均衡营养教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